時間 | 主講人與主題 | ||
9:00-9:30 | 會議報到 | ||
9:30-10:00 | 開幕式 主持人:系主任 羅家玲 教授 (本系) 頒獎貴賓與致詞:林千惠 本校特聘教授兼副校長
|
||
10:00-12:00 | 專題演講一:生涯諮商的在地化與未來發展 主持人:劉淑慧 教授 (本系) 主講者:黃素菲 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回應人:林清文 教授 (本系) |
||
12:00~13:30 | 2021-2023 本系師生發表成果交流與展示
|
||
13:30~16:30 | A 場 生涯發展工作坊 帶領者:鄧志平 助理教授.(本系) |
B 場 需求理論工作坊 主持人:吳明富 副教授 (本系) 帶領者:賀孝銘 副教授 (本系) |
C場 創傷與心靈:身體取向榮格心理分析工作坊 主持人:陳尚綾 副教授 (本系) 帶領者:陳雪均 助理教授 (本系) |
16:45~17:00 | 統整與交流 主持人:系主任 羅家玲 教授 (本系) 各組學員對於工作坊參與心得交流與分享 |
||
19:30~21:30 | 專題演講二:身體取向心理治療的發展與創見 (線上) 主持人:趙淑珠 教授 (本系) 主講者:Dr. Marian Dunlea (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身體取向榮格心理分析師,BodyDreaming夢工作方法創始者) *本場次會有逐步中英口譯服務: 譯者:徐思敏 (Kutrira),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畢業,具有跨領域藝術研究碩士學位,十年口譯經驗。 |
參與方式 | 參與身份 | 費用 |
實體 | 心理相關專業人士 | 1,480 |
非本校在學生 | 980 | |
本校在學生 | 880 | |
受邀高中單位的在學生 | 100 酌收餐飲費 |
|
線上 (兩場專題演講) |
心理相關專業人士 | 580 |
非本校在學生 | 480 | |
本校在學生 | 380 | |
受邀高中單位的在學生 | 無餐飲費用 |
A 場 生涯發展工作坊 (帶領者:鄧志平 助理教授)
帶領者 簡介:
學歷: Ph.D.at Counseling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現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助理教授
工作坊 簡介:
此次工作坊將連結高中生涯規劃108課綱的學習內容和常用及最新生涯理論和概念。課程內容將針對容易被誤用造成混淆的常用生涯理論做澄清,帶入最新生涯概念,並且提出與現有生涯㪍材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法。
B 場 需求理論工作坊 (帶領者:賀孝銘 副教授)
主題名稱:需求理論中個人與環境共構的概念與系統合作經驗分享
帶領者及工作坊 簡介:
個人的行為模式與問題發展都與其環境系統共構,在協助個案處理困擾時,除了直接協助個案改變外,常需要進行案主重要他人的介入, 尤其是無法獨立生活的未成年人,這項工作更為重要,可以有效突破只與案主工作的限制或效能不彰的狀況。
本人長期支持學校輔第一線導人員專業發展的工作中,常聽聞第一線輔導人員抱怨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案主的家長或師長工作,但卻常遭遇到重重的困難,使個案的協助無法達到良好的效能。輔導與諮商實務工作者不論在職前或在職訓練中,較少有機會觀察與學習如何進行系統介入,導致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努力,從試錯的經驗中累積經驗值。
個人發展的需求理論,對於系統共構及如何介入案主的重要他人十分關注,也在實務訓練中有效提升輔導與諮商人員對系統介入的知與能。本次小型工作坊,將先簡介需求理論的主要核心概念與體系,而後針對理論取向中的系統共構進行案例解析,並說明如何與不易工作的案主系統成員(師長或家長)進行合作,提昇輔導的效能。
C場 創傷與心靈:身體取向榮格心理分析工作坊 (帶領者:陳雪均 助理教授)
帶領者 簡介:國際分析心理學會 IAAP 認證榮格心理分析師
國際意象體現學會 ISEI 認證意象體現治療師
德國芳香療協會APFE 認證芳香療法師
台灣高考合格諮商心理師 (諮心字第 000731號)
實踐大學心理分析專班兼任助理教授
國際分析心理學會 IAAP 專業個人會員
台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分析師會員
接受 BodyDreaming 三年認證課程訓練中
工作坊 簡介:
本工作坊由本系在台灣首創「身體取向心理治療」碩博士研究所學位課程,亦是台灣首位身體取向榮格心理分析師 陳雪均老師所帶領,在本次三小時的工作坊,主要分為三部分進行:
1. 榮格心理學理論觀點的創傷與心靈
2. 榮格心理學觀點的夢境與身體
3. 身體取向榮格心理分析技巧示範及練習